(资料图)
曾学文
杭州,古有钱塘、余杭、仁和、临安、武林等别称,与江苏的南京、苏州、扬州并称江南四大名城。杭州历来文风鼎盛,名人辈出,由于地理相近,风俗相似,文化相类,水陆交通便利,历史上杭州人往来扬州者甚多,尤其是清代,大量杭州文人寓居扬州,建树颇多,影响颇大。
张孝标,字道正,浙江桐庐人,家于钱塘,唐代诗人。李绅任淮南节度使,镇扬州,某次于宴集上,以“春雪”命题赋诗,章孝标下笔立就,满座惊服。元和十四年,孝标中进士,由长安南归,作《及第后寄广陵故人》诗向李绅报喜,其中有句“马头渐入扬州郭,为报时人洗眼看”,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。李绅答诗批评:“十载长安方一第,何须空腹用高心。”孝标大惭,拜谢赐教。
沈括,北宋科学家,仁宗嘉祐九年授扬州司理参军,负责一州刑狱。后奉调入京,历任各职。晚年隐居与扬州一江之隔的润州,筑梦溪园,潜心著述。所著《梦溪笔谈》,内容丰富,集历代科学之大成,为传世名著,此书于南宋乾道二年由扬州州学刊刻,为现存最早刊本。其中考证扬州二十四桥,记载四相簪花等,极具价值。
清代寓居扬州的杭州籍文人有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。书画家金农,号冬心,五十岁后流寓扬州,寄居三祝庵、西方寺,广交文友,以卖画为生,在扬州八怪中成就最著。画精墨梅,书号“漆书”。善诗文,诗峻峭奇特。其《平山堂》诗云:“廿四桥边廿四风,凭栏犹忆旧江东。夕阳返照桃花渡,柳絮飞来片片红。”后卒于扬州僧舍,其弟子扬州人罗聘扶灵归葬浙江。诗人、学者厉鹗,其诗清幽孤淡,词于清代超然独绝,为浙西词派中坚。三十岁以后馆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,前后达二十余年,与马曰琯等结邗江吟社,觞咏无虚日,又合编《宋诗纪事》一百卷。在扬州期间,与盐运使卢见曾、扬州八怪诸画家以及全祖望、杭世骏、陈章等浙江籍文士交游密切。诗人陈章,字授衣,诗与厉鹗并称,兼工书法,尤精楷体。入赘于扬州,长年寓居扬州,家在南柳巷,常与诸名士游。曾馆于江都许渭符家,与弟陈皋馆于马氏玲珑山馆最久,时称二陈。学者杭世骏,才思敏捷,能诗善文,工书画。任官御史,因上疏言事,被革职。来扬州,亦主马氏丛书楼。与卢见曾友善,乾隆三十一年,被聘主讲扬州安定书院。其诗文集中写扬州者颇多。汪沆,诗人,从厉鹗受诗法,诗风清丽,与杭世骏齐名。博极群书,好为实用之学,有著述多种。有《咏保障河》诗:“垂杨不断接残芜,雁齿红桥俨画图。也是销金一锅子,故应唤作瘦西湖。”此作一出,遂令瘦西湖名扬天下。
游历扬州的名士,则有清初戏剧家洪昇,以传奇《长生殿》知名,与孔尚任并称“南洪北孔”。亦工诗文,其诗高超闲淡。曾于康熙十三年、二十四年、二十七年,数次经过扬州,与汪鹤孙、孙枝蔚等友人会晤,凭吊古迹,吟咏感怀。其《广陵怀古》云:“孤坟何处问雷塘?犹忆东巡乐未央。……全盛江都同一梦,杨花如雪晚茫茫。”诗人、学者袁枚,曾任知县,辞官后居江宁,于小仓山筑别墅曰随园,隐居著述。因其四妹嫁于扬州,他在扬州又结交了卢见曾、马氏兄弟、郑燮、罗聘等文友,故常往来扬州。所著《随园诗话》,多处写到扬州。其感吊马曰琯诗云:“山馆玲珑水石清,邗江此处最知名。横陈图史常千架,供养文人过一生。”龚自珍,近代思想家、诗人。其诗歌揭露现实,瑰丽雄奇。与阮元相交甚密,阮元六十岁时,为作《阮尚书年谱第一序》。道光二十九年,辞官归里,道经扬州,感慨今昔,作《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》一文。其《过扬州》诗云:“春灯如雪浸兰舟,不载江南半点愁。谁信寻春此狂客,一茶一偈过扬州。”
在扬州为官者,有龚鉴,雍正间担任刚从江都分出的甘泉县首任知县,其地素称富庶,龚知县以清廉自励,严拒请托;亲往梅花书院授课,以振兴文教为己任;疏浚河道,大水来时为民请命,不惧开罪河官,以实心行实政,官声极好。《清史稿》称赞“盛传甘泉令不近人情”,“甘泉令声闻天下”。阮元官浙江时,门生颇多,其中屠倬与陈文述曾在扬州为官。屠倬工诗文,善书法、篆刻。嘉庆十五年,任仪征知县,行前阮元有诗相赠。甫到任,即捕获横行乡里的盐枭,依法处置,又劝民耕织,教民种桑养蚕,在任五年,政声卓著。因积劳成疾,客死扬州。陈文述于道光元年任江都知县,在任三年,清理积案,开浚运河,修缮学宫,兴利除弊,救荒赈灾,善政颇多。离任后,民众怀念,作歌曰:三年之前民怨忡忡,三年之后民乐融融。又有担任书院山长的吴锡麒,工诗文,诗笔清淡秀丽。乾隆末、嘉庆中,先后主讲仪征乐仪书院、扬州安定书院,主持风雅,留下不少诗文,作序尤多,得士称盛。曾为两淮盐运使曾燠作《曾都转校士记》云:“东南书院之盛,扬州得其三焉。其附郭者曰安定、曰梅花,其在仪征者曰乐仪,而皆隶于盐官。”后与运使廖寅等结希贤诗社,分题联咏于瘦西湖上桃花庵。
作者简介:
湘人,居扬,出版工作者。
关键词: